到2019年年底,新疆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建設項目將全面完成,屆時新疆對糧庫將實現遠程信息化管理。
11月14日,記者從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到,2019年新疆投入3.1億元資金,對全區108個糧站(庫)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這項改造工作到2019年年底將全部建成。
據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2018年全區標準糧庫倉容已達到1068萬噸,完全能滿足各類糧食收儲需要。*近幾年來國家持續投入資金建設倉儲基本設施,新疆糧食倉儲功能現代化水平和科學儲糧技術不斷提升,糧食儲備已全部實現電子測溫,機械通風。
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科技處處長楊振立說,新疆糧倉的糧堆溫度、濕度等數據已全部實現電腦智能監測,部分倉房站有自動調節的內循環控溫系統,糧倉能始終保持糧堆低溫。
一般來說,2500噸的倉房糧堆堆高四五米,5000噸的倉房糧堆堆高六七米,糧食收儲到糧倉后,冬季氣溫低,糧堆保存溫度在零下15度左右,南疆降低到零下10度左右保存;夏季由于糧倉外天氣炎熱,當糧堆上層溫度升高,糧倉內的自動調節內循環控溫系統就會自動響應,將糧倉底下的冷空氣抽上來降低糧堆表層溫度,保障糧食品質,實現綠化儲糧。
雖然國家建設了現代化糧食儲備庫,但南疆農民仍有在家里儲存糧食的習慣,過去他們將收獲的糧食裝成麻袋,堆在家里墻角,部分糧農因保存不善造成糧食生蟲,為幫助南疆農民保管好糧食,從“十二五”到現在,新疆共發放了21萬套農戶科學儲糧箱,每個糧箱倉儲能力近1噸。
新疆儲備的糧食品種主要是小麥、還有部分玉米、稻谷、成品面粉、大米、食用植物油等。目前,在新疆已建立起中央儲備、自治區級儲備和地縣級儲備,儲備體系完善。
據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數據,1949年新疆糧食倉儲能力僅15.243萬噸,到1978年達到197萬噸,到2018年年底達到1068萬噸,70年來新疆糧食倉儲能力增長69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