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爭當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者(圖)
爭當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者(圖)
農業網   時間:2019/9/27 14:30:00  來源:河南日報  閱讀數:415

生態保護

  黃河流經新鄉174公里,新鄉段黃河灘區面積居河南省之首。

  去年起,新鄉市就成立了沿黃生態帶建設機構,聘請權威規劃團隊對沿黃生態帶建設進行規劃。

  新鄉市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探索和亮點?本報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探訪。

  生態建設規劃先行

  “我們要在沿黃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爭做排頭兵。”9月24日,新鄉市沿黃生態帶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協調督導組組長張彥峰說。

  黃河在新鄉市流經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原陽縣、封丘縣和長垣市,涉及21個鄉鎮504個行政村。由于歷史原因以及自然環境較差、貧困人口較多,這些區域發展短板較為突出。

  如何開展生態建設?必須結合實際,規劃先行。2017年年初,新鄉市委、市政府開始謀劃推進沿黃生態帶建設,邀請北京林業大學相關專家啟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圍繞鄭新深度融合,突出以綠為底、以水為脈、以人為本、以文為魂,謀劃建設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的沿黃生態帶。規劃區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包含21個鄉鎮504個村莊、52萬人口。目前,《新鄉市沿黃生態帶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

  張彥峰介紹,根據規劃,新鄉市要將沿黃生態帶建設成黃河岸邊的山水園林、鄭新融合的生態紐帶、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發展文旅康養的重要平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先行區、城鄉統籌發展的試驗區、華夏文明的傳承創新示范區。今年,新鄉市要求全力推進40個重點項目建設,以沿黃生態帶建設的實際成效,禮敬母親河。

  為推動規劃實施,新鄉市專門組建了沿黃生態帶建設指揮部,由市長任指揮長,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從市直各部門抽調精兵強將,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推進會、觀摩會接連召開,一批生態建設項目相繼實施,沿黃地區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

  綠色發展蟹肥稻香

  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橋北鄉鹽店莊村,黃河岸邊的萬畝桃園,綠意盎然。

  “我們每年舉行桃花節,來玩的游客特別多。”鹽店莊村村委會主任朱迎軍說。

  鹽店莊村臨著黃河,古代鹽商多在此停留,有620戶3400多人。在全村1.1萬畝土地中,灘地占了7000多畝。10年前,該村黨支部書記關源群開始帶領大家種桃樹,種植面積從80畝擴大到了8000畝,帶動周邊村莊種桃2萬多畝。

  鹽店莊村的桃樹有七八個品種,從5月到11月都有桃成熟。“鹽店莊村的桃成熟早,5月20日就上市了,早熟的桃一斤能賣到20多元。”朱迎軍說。近幾年技術進步,11月初還能有桃子上市。鹽店莊村的主要桃樹品種是“鹽騰1號”“鹽騰2號”,這些品種是在鹽店莊村培育的,期望能給鹽店莊村帶來騰飛。其中,省農科院、新鄉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的專家,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

  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也為沿黃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時下的水牛趙村稻田里,當地利用稻谷品種差異設計的稻田畫,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在稻田里,紫、黃、綠三色水稻,“畫”出了天安門城樓、追夢的翅膀、螃蟹、蝦等圖案,配上“中國夢”“生態好米、蝦蟹共生”等字樣,把生態農業和創意農業有機結合起來。

  “我們流轉1800畝土地,托管2萬畝土地,專門發展稻蝦共作、稻蟹共作,有機大米每斤能賣20元。”原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辦公室主任趙蕊蕊說,水牛趙村緊挨黃河,利用黃河水種水稻歷史悠久,原陽大米名聲在外。該村從2013年發展稻蟹共作、稻蝦共作等有機農業,如今已帶動周圍村莊大幅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牛趙村還注冊了“水牛稻”商標,并吸引鄭州、新鄉市民前來認領土地,形成了集觀光旅游、農事體驗、餐飲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林帶濕地扮靚沿黃

  黃河水在河道內左沖右突,河務部門沿著河道修建了不少控導工程,迎面抵擋河水。由于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后,不少灘地再也不被河水淹沒,灘區生產逐步穩定下來,加上灘區水環境優勢突出,生態環境也越來越美。

  穿灘公路助推灘區發展。今年5月1日完成通車的控導工程連接線(沿黃生態通道)成為游客游玩的好去處。為了改善灘區群眾的生產條件、推動脫貧攻堅,也為了讓游客近距離觀賞黃河美景,新鄉市在各控導工程之間修建了連接線,成為繼防洪大堤、幸福路之后的第三條貫穿灘區的快速交通線。“該交通線全長66.5公里,路面寬8米,不僅可以防洪,也可以發展灘區旅游,還解決了附近灘區8萬群眾的出行難題。”張彥峰說。

  保護濕地引來更多珍禽。在新鄉黃河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陳橋鎮東湖濕地內,蒲葦叢生,各種水鳥在濕地上空飛舞。陳橋鎮東湖濕地在黃河北岸,總面積22780公頃,封丘陳橋鎮境內有3360公頃。“目前東湖已發現鳥類共計156種,被譽為‘鳥類的天堂’,濕地減少了人為影響,各種瀕危珍稀鳥類不斷增加,其中青頭潛鴨全球不足千只,東湖濕地就有20多只;另有野生獸類12種、植物745種。”陳橋鎮副鎮長趙繼恩說。

  綠意更濃,環境更美。天然文巖渠是長垣市推進沿黃生態建設的重要支點,經過近兩年綠化建設,天然文巖渠右堤已建成40多公里的森林體驗帶,經過大力整治,渠水水質明顯改善。附近的長垣市趙堤鎮,正在著力打造“水墨趙堤”。這里房屋古樸整潔,廢舊坑塘整治成了荷塘,環境優美。在該鎮西趙堤村的200畝蟹塘邊,村民趙永振正在照料著螃蟹*后*脫殼。“每畝塘可產蟹200斤。去年3兩的公蟹每斤價格達二三十元,今年行情看漲,預計每斤價格可達五六十元。”趙永振說。趙堤鎮大浪口村在黨支部書記朱志行的帶領下,建設美麗鄉村,發展文化旅游,每天游客絡繹不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chenfangju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