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山東平陰:"點餐積分"式扶貧為貧困戶加注"脫貧油"
山東平陰:"點餐積分"式扶貧為貧困戶加注"脫貧油"
農業網   時間:2019/6/17 10:34: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356

  平陰縣是山東省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縣,該縣根據群眾實際需求,制定“扶貧菜單”,由群眾自主“點餐”幫扶措施,引導貧困戶依靠勞動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激發了貧困戶自身的生產動力。

  政府建愛心超市 扶“志”不扶“懶”

  在平陰縣孔村鎮一家超市的扶貧專區,王莊村的貧困戶王憲富挑選完生活用品來到結算處,掏出一張寫有“孔村鎮志智雙扶點餐券”的卡結賬,通過積分兌換,他不僅沒有掏錢,卡內還有20塊錢的余額。

  王憲富家里的墻上貼著一張“點餐券”分值表,表格分兩大項,15個小項分別對應不同的分值。其中,配合幫扶責任人開展扶貧工作2分、主動參與村內公益崗或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3分、積極參加各級扶貧類技術培訓及村里召開的涉扶貧事項會議2分……

  孔村鎮扶貧辦主任秦淑苓說,包戶干部會一月一訪貧困戶,并根據貧困戶每月的表現情況打分。貧困戶可以根據自身家庭需要,用積分到指定超市選擇米面油食品及日用品,基本實現家庭吃穿不愁。

  平陰縣還每月組織幫扶干部和貧困戶講課、聽課。選取其中的典型,講好“我的扶貧故事”和“我的脫貧故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并根據參與情況,對貧困戶進行積分獎勵。

  2018年4月,孔村鎮6家炭素企業負責人捐資110萬元成立了炭素產業扶貧基金,專門用于保障扶貧超市物品的供給和質量。貧困戶所獲積分由鎮級主要負責人和村級負責人負責認定及公示。

  平陰縣扶貧辦副主任吳雷說,通過積分,貧困群眾可以在扶貧愛心超市兌換相應價值的生活物資,積分還可作為扶貧項目收益差異化分配的重要依據。

  貧困戶定制需求 扶“干”不扶“看”

  考慮到貧困戶受教育程度、勞動能力、技能掌握程度不一,為了讓幫扶更有針對性,平陰縣推出“扶貧幫扶菜單”,讓群眾根據自身情況“點餐”。

  在平陰縣孔村鎮的“扶貧幫扶菜單”上,記者看到里面包含致富工具、扶貧專崗等5大項內容。秦淑苓說,致富工具主要是向有勞動能力、有致富需求、能自我發展,但缺乏購買能力的貧困戶發放勞動工具。由包戶干部監督并跟蹤工具使用情況,工具利用率不高的貧困戶可能會被收回工具。

  孔村鎮孫莊村村民李慶才肢體殘疾,有修鞋、配鑰匙的手藝,通過“點餐”獲得修鞋、配鑰匙等生產工具,他的手藝得到發揮,再加上其他幫扶措施,他已能穩定脫貧。

  通過發放致富工具,平陰縣把能力強的貧困戶“扶起來”。目前,平陰縣已累計發放微耕機、手扶拖拉機等生產工具80余臺。

  為了鼓勵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平陰縣在“菜單”上針對不同需求設立了護林員、保潔員、監督員等崗位,目前已有2000余名貧困群眾主動加入扶貧專崗隊伍。吳雷說,通過“點餐菜單”和積分制度讓貧困戶動起來,避免出現“扶貧干部熱火朝天地干,貧困戶卻在一邊站著看”的情況。

  基層干部提升威信 扶“一世”不扶“一時”

  當地干部認為,“點餐積分”式扶貧的做法促進了從“給款物”到“扶精神”的轉變以及貧困群眾從“懶得干”到“爭著干”的轉變。

  貧困戶內生動力增強,“比著干”成為常態。孝直鎮采用集中兌換積分的方式,貧困戶以村為單位集中乘車到鎮里的扶貧超市兌換生活用品。孝直鎮扶貧辦主任董云芝說,“大家積分有多有少,有人能兌換10斤面,有人只能兌換一袋鹽。積分少的也會感覺不好意思,看看自己哪項得分少,回家后就找原因動起來了。”

  采訪了解到,平陰縣的扶貧積分包括基礎性積分和激勵性積分。基礎性積分重點圍繞政策了解、幫扶認知等內容設置;激勵性積分主要根據自我發展、孝老敬親、人居環境等內容設置。一月一評分,一月一公示。吳雷說,日后根據農村工作重點不同,政府還會適時調整積分規則,持續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

  扶貧干部自身政策水平也得到提升。吳雷說,對幫扶干部而言,根據貧困群眾實際情況因人施教比簡單的政策宣講有效,這就督促扶貧干部主動學習。有了積分制度后,包戶干部去就有話說、有事干。

  當地受訪干部說,“村干部、包村干部常到貧困戶家里了解情況,幫助大家賺積分,很受大家歡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