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價格會一直上漲嗎?國泰君安農業團隊表示,季節性的短期沖擊不具有持續性,預計秋收水果與去年相比會大幅增加,水果價格不會持續高位。
來自云南、浙江等地的葡萄,海南、江浙、上海等地的早熟西瓜以及省內桃子等應季水果上市量正在增加,一些水果價格逐漸下調。武漢白沙洲大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水果整體價格雖高于往年同期,但近日批發價比之前下降2.30%,其中葡萄、西瓜、香蕉分別下降11.11%、3.23%、3.03%。
業內人士表示,應季水果加大供應,水果價格將逐步回落至合理區間。
在集貿市場,水果價格則更“親民”。下班后,家住武昌舒家街的楊女士在附近菜場花33元錢,買了半個西瓜和3個甜瓜,“青黃不接的時候,水果品種供應少,現在選擇面多了,改買便宜品種”。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去年水果總產量約2.57億噸,進口水果約552.7萬噸,水果產需大體平衡,完全能夠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近年來,農產品市場先后上演過“蒜你狠”“姜你軍”等,今年又上演“蘋什么”“果然貴”,農產品價格漲幅過大讓消費者大喊“錢包難受”,而其后價格下跌過多又愁壞農民。
對此,湖北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鄒進泰認為,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反映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農戶對信息不重視的現象很普遍,而市場上信息錯綜復雜,如何甄別也很關鍵,因此需要監測機構幫農戶暢通市場信息渠道,預判市場變動,避免盲目跟風,合理規劃種植物面積和品種。此外,還需加強市場主體培育,成立合作社之類的機構,讓對市場有把控能力的經紀人指導農戶對接市場,補齊農戶銷售短板,從容應對農產品在“大小年”出現的價格波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