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春天在哪里 昆明告訴你”第四屆主題活動再次出發,走進萬溪沖,包括云南小花、云南阿力、亞蒙50小姐姐、初一等在內的抖音網紅“天團”帶隊亮相啟動儀式現場,共同發起“嘚瑟我的春”抖音挑戰賽,通過抖音平臺和億萬網友一起分享昆明之春,分享萬溪滿園春色。
活動當天,恰逢呈貢新城展示中心開館。新城展示中心定位為宣傳城市美好形象的會客廳,布展面積6000平方米,設計風格和元素綜合考慮了地域特性和建筑特色,以及周圍環境因素,采用了花、樹、木、云等多種設計元素,結合新城展示中心的性質特性,設計出了現代、簡潔和未來感。在這里,市民可通過展館精心布置的“歷史篇”“產業篇”“規建篇”和“重點篇”四個篇章,感受呈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新城展示中心開館當天,主辦方專門準備了“我把呈貢寄給你”和“時光慢遞”主題活動。“我把呈貢寄給你”活動為市民制作了6000份紀念新城展示中心開館的郵資封,免費提供給市民以信傳情,重溫書信的力量。前往參觀的市民每人可免費領取一份郵資封,自拍一張在新城展示中心開館現場的美圖,再用主辦方特意在現場準備的兩臺打印機打印出來,塞進信封,投進專門設置的郵筒,把呈貢的美景、美人以及美好的祝福送給遠方的親友。
“時光慢遞”活動則為市民提供了1000張精美的明信片,在上面寫上一句話或一段文字,投進郵筒后,寄給一年后的自己。主辦方將通過“時光慢遞”,在新城展示館開館一周年之際將其寄給明信片主人,收件人可持明信片參加新城展示中心開館一周年紀念活動,并獲得一份精美禮物。
大學生呂灼江向工作人員要了一張以梨花為背景的明信片,寫給一年后的自己。
“一年后的自己,已經踏入社會了吧,會彷徨,會有壓力,但也要像現在一樣自信,堅持做瑜伽,保持好奇心,活出自己的光彩。這就是我平凡生活里的英雄夢想。”
呂灼江說,因為這封信,因為“時光慢遞”,自己和萬溪沖有了關聯,有了故事,她希望一年后,她還會回到萬溪沖,回到新城展示中心,看看自己是否兌現了一年前的夢想。她說:“到時候,我變了,這里不知道會不會改變?”
打造“萬溪后花園”一枝花
助力世界春城花都建設
毋庸置疑的是,一年后的萬溪沖肯定會有變化。當前,呈貢區突出優勢特色,培育主導產業,重點聚力“兩枝花”“兩朵云” “兩個園”建設,培育壯大高鐵總部經濟,打造“世界春城花都”“現代科創新城”“健康宜養新區”“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門戶樞紐”四張城市名片,高質量推進現代化科教創新新城建設,為昆明市高質量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貢獻呈貢力量。
聚力大生態、大文創,聚力斗南花卉小鎮和萬溪后花園“兩枝花”建設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其中一枝便是“萬溪后花園”。
在萬溪沖村頭,可見一幅長25米、寬2米的醒目壁畫,這幅“巨作”由5名農民畫作者歷時一個多月繪制而成,是云南省*農民畫,取名“寶珠梨傳說”。壁畫主要講述了寶珠梨由來的傳說。宋代高僧寶月和尚攜大理雪梨蕊到伽宗城北大福寺拜見住持蓮珠和尚,當地人把本地清水梨與其嫁接,萬溪沖梨花遍野、碩果滿枝,收獲的人們齊聚屋前,歡欣相慶。后人為紀念寶月、蓮珠和尚,將嫁接后的這一個品種取名“寶珠梨”。
每年秋天,當萬畝梨花變成了萬畝梨園,村民們就會迎來熱鬧豐收的采摘節。中秋節,皎潔的月亮高掛天際,人們邊賞月,邊吃月餅,品嘗著鮮甜香醇的寶珠梨,這是昆明人獨有的幸福。
萬溪沖隸屬呈貢區吳家營街道,是呈貢水果主產區,擁有近萬畝連片果園,特產寶珠梨已有400余年的種植歷史,被國家工商總局列為云南省*國家地理標志果品。2013年起,萬溪沖連續幾年被列為省級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重點村和市級幸福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近年來,大面積擴種特產水果“寶珠梨”的萬溪沖,找到了一條增產增收的好路子。
短短的幾年里,萬溪沖的水果種植面積由原來的2000多畝擴大到了9000多畝,梨園經濟成了萬溪沖獨有的主要經濟支柱,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村每個家庭每年光賣水果的收入就達上萬元,差不多家家都是“萬元戶”,萬溪沖成為當時呈貢65個村社中數一數二的富裕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小康之路。但萬溪沖人并沒有就此滿足,社區依托寶珠梨文化資源,打造社區旅游經濟。連續7年成功舉辦了“梨花節”,連續6年成功舉辦“寶珠梨采摘節”,2018年接待游客超過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00余萬元,鼓勵社區群眾開辦農家樂,社區農家樂從2013年的2家發展到現在的8家。萬溪沖實現了產業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的巨大發展。
為加快推進“萬溪后花園”建設,呈貢區出臺《昆明市呈貢區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工作方案》明確了呈貢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即到2020年底將萬溪沖社區、段家營社區、劉家營社區、趙家山村打造成自然景觀、田園風光與建筑風貌和諧,歷史遺存保護、民俗文化發展、體驗活動豐富,特色產品精美的美麗鄉村,成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萬元以上,年均增長9%左右。到2025年城鄉一體化發展基本形成,滇池面山生態修復基本完成。居民文明素養全面提升,農耕文明和傳統美德全面弘揚,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完全形成。將尖山—馬鞍山—三連塘—松茂水庫—撈魚河—白龍潭山沿線整體打造成城市后花園。
依托“萬溪梨花海”的自然風貌,依托寶珠梨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文旅結合,融合一二三產發展,萬溪沖將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綠,記得住鄉愁的“萬溪后花園”。
敲定“一核兩翼四組團”產業布局
斗南2019年要出形象
建設世界春城花都“兩枝花”中的另一枝則指斗南。1983年,時任種糧廠廠長的化忠義到廣州出差,“嗅覺”敏銳的他從廣州帶回劍蘭種球,在自家自留地種下了斗南*枝劍蘭,“亞洲花都”的歷史從此書寫。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斗南鮮切花已從一枝劍蘭發展到了日上市鮮花100個大類,1600多個品種,20年來交易量、交易額、現金流、交易人次居全國之首。2018年鮮切花交易額78億元,82億枝花卉經斗南花卉市場銷往全國,占據全國70%的市場份額,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花卉經濟帶動從業人員100余萬人,花卉相關業態總交易規模達每年180億元,成為中國*、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市場。2018年,斗南再次傳來好消息,斗南花卉小鎮入選中國“50個*美特色小鎮”,將打造“世界*”的花卉產業。
2019年,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緊緊圍繞昆明市委、市政府對小鎮下一步工作的安排部署,以看需求、補短板為思路,構建了“一核兩翼四組團”的產業布局。
“一核”指花卉產業交易區;“兩翼”指花卉產業服務區和花卉產業研發科普體驗區;“四組團”指小鎮博覽體驗及綜合服務區組團、苗木盆景交易區組團、文創—旅游—生活復合社區組團、生態濕地與花卉主題旅游度假區組團。
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花卉產業交易區主要包括昆明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信息控制中心、鮮切花冷鏈智能倉配中心、斗南花卉產業雙創孵化基地、斗南花卉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等。花卉產業服務區主要包括總部辦公、海關檢查檢疫、共享加工區、冷庫儲藏中心等。花卉產業研發及科普體驗區主要包括國家花卉改良研發中心、品種研發實驗室、花卉產業技術創新及孵化服務平臺、國際名花園等。小鎮博覽體驗及綜合服務區主要包括小鎮會客廳、花卉主題廣場、花卉體驗博覽中心和鮮花國別館等。苗木盆景交易區主要包括盆景精品館、安置社區和人才公寓等。文創—旅游—生活復合社區主要包括花主題商業街區、花街民宿、云花文化創意中心、大師工坊和創意市集等。生態濕地與花卉主題旅游度假區主要包括斗南生態濕地公園、花卉主題度假酒店、花鏡游園、花都論壇、滇龍灣花卉主題樂園、演藝中心和碼頭游客服務中心等。
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將以2019年出形象、2020年基本建成為目標,全面抓好小鎮項目建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