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走進瀘溪縣潭溪鎮大陂流村千畝油菜地里,綠油油的油菜生機勃勃,茂盛鮮嫩的油菜葉把田地遮得嚴嚴實實,好一幅美麗的田園圖。
油菜是瀘溪縣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今年全縣種植油菜12萬畝。為了使油菜種植發揮規模效應,更好發展鄉村旅游扶貧,該縣農業局注重油菜示范點建設,在11個鄉鎮創辦11個100畝油菜示范樣板,在浦市鎮以銀井沖村、青草村、黃家橋村、長坪村、毛茂田村為中心創辦10000畝油菜觀光高產示范片,在潭溪鎮以大陂流村為核心創辦峒河沿線1000畝油菜示范片,在武溪鎮以辛女溪村、紅土溪村、上堡村沿河一帶創辦100畝示范點3個。
為了實現油菜提質增效促扶貧脫貧,該縣農業局注重品種的篩選,重點抓好浦市至合水、興隆場片區和武溪、洗溪至潭溪片區,每個片區推廣3個主導品種,實現良種覆蓋率*。還重點在浦市青草村創建油菜集中育苗及油菜高產栽培示范片,在潭溪大陂流村創建油菜集中育苗點及油菜品比栽培示范片。并在油菜的育苗、移栽開展了技術培訓,培訓農民862人次,發放相關宣傳資料2600余份。
據了解,全縣今年發放油菜種子12000多包、復合肥25噸、富硒作物專用肥15噸、硼肥3000多包。為奪取今年油茶全面豐收,加速貧困群眾致富脫貧步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