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農牧廳積極響應農業部“到2020年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號召,成立了“寧夏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到2020年寧夏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寧夏自治區農技部門積極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建設和加大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推廣力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7年寧夏自治區農藥實際用量2916.9噸,比2016年減少1.32噸,減0.05%?;蕦嶋H用量105.9萬噸,比2016年減少了1.3萬噸,減了1.25%。農藥利用率為38.66%(在三大作物上),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比2014年提高7.45個百分點。
圍繞農藥零增長行動,一是加強監測預警,提高預報準確率。在充分利用“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系統”和“寧夏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建設了“寧夏農作物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系統”,提升了監測調查數據上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我區病蟲害長期預報準確率平均85%以上,中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95%以上。馬鈴薯晚疫病預報準確率95%以上,減少農藥使用次數1-2次。
二是穩步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建設。2015年以來,各級財政共投入項目資金4500多萬元,各類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由2015年的96個增加到2017年的210個,增加114個;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面積由2014年的273萬畝次增加到2017年的603.3萬畝次,增加330.3萬畝次,其中綠色防控面積由88.5萬畝增加到126.12萬畝。累計參與共建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16家,農藥械生產企業103家,企業免費示范誘蟲色板、性誘劑、植保機械、微生物源和植物源及低毒低殘留農藥等10余種面積超過9000畝。
三是全面推廣拌種技術,減少農藥用量。自2015年以來,針對小麥蚜蟲、銹病、白粉病、地下害蟲等,累計推廣小麥拌種技術190多萬畝;針對水稻稻瘟病、水稻立枯病等,累計推廣水稻種子包衣技術300多萬畝;針對馬鈴薯早晚疫病、地下害蟲等,累計推廣拌種面積240多萬畝;玉米種全部包衣,無白籽下種,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對我區農藥減量工作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圍繞化肥零增長行動,2017年寧夏自治區推廣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技術面積900萬畝。一是創建新型經營主體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示范方點69個,示范面積7.65萬畝,示范帶動應用各類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技術62萬畝;二是配方肥推廣應用面積98萬畝,配方肥施用總量4.1萬噸,折純1.6萬噸;三是以測土配方施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中心,以移動手機、微信公眾平臺、分布在各地的100個專家施肥系統查詢服務網點和50個農業技術社會化服務站智能配肥機等信息為支撐構建了寧夏自治區科學施肥、耕地質量提升、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服務天、地網絡系統,為寧夏自治區300多家新型經營主體和種植大戶及千家萬戶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施肥指導、地力培肥與改良、化肥配送等主要作物全生育期全方位科學施肥技術指導服務。寧夏自治區累計減少化肥用量1.3萬噸,畝均減少化肥用量1.4kg,畝均節本增效30元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