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邀請廣東廉江的客人嘗了我們村的薯干,真正的高山作物,好吃!”18日,聊起前幾日到訪的與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結扶貧協作對子的廉江市客人,融水縣融水鎮小榮村村民里先樂欣喜地說:“過去我外出打工,一個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現在外省城市和柳州共同發力,村里建設了風情苗鄉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我在村里務工加上土地流轉的租金,月收入已經突破5000元。”
對里先樂內心的欣喜,參與風情苗鄉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生產的融水縣貧困戶深有體會。僅僅是示范區高山稻田養殖一項生產,就輻射了全縣8.2萬畝土地共37120戶養殖戶,帶動全縣17個山區鄉鎮9812戶,預計每戶每年可增收3500元以上。苗鄉的青山綠水,在苗胞勤勞的雙手下,正一步步嬗變成“金山銀山”,高山特色農業產業帶領苗胞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走路要走大道,康莊大道上風景好。記者從融水縣城出發,僅經過6公里的路程,便到達風情苗鄉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核心區域——小榮村,踏上融水縣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開拓出來的產業脫貧之路,進而感受村民們的喜悅。
精品蔬菜標準化種植、千畝香芋標準化種植、荷花鯉科技繁育示范、新農村建設示范……小榮村展現出來的新氣象,著實令人感慨萬千。“這么多新鮮蔬菜和活鯉,怎么快速運出去?”雖然面前有欣欣向榮之景,但記者內心還是打起了鼓。不過,當小榮村村民指出農產業加工與倉儲物流區的位置,再在地圖上劃出一條距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入口僅10公里的線路時,記者不禁嘆服:地理位置優越的綠水青山真乃天賜之物,在勤勞智慧的苗族同胞手里,豈能不變成“金山銀山”?
脫貧致富之喜,首在產業帶動。風情苗鄉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現已有1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和7家企業(合作社)入駐。并且,以小榮村為核心,融水縣的高山特色農業產業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有企業在汪洞、同練、大浪等鄉鎮建立了1800多畝高山蔬菜基地,年參與農戶有500多戶,每戶平均*年增收達4000多元;企業在安太、懷寶等鄉鎮建立的食用菌示范基地,年可培育生產菌棒1000萬棒,其中黑木耳200萬棒,年參與種植農戶有400余戶,預計每戶年增收在4500元以上。另外,風情苗鄉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禾花鯉提純繁育場年可培育魚苗2800多萬尾,除可供應融水17個山區鄉鎮8萬畝稻田、山外鄉鎮4000畝水庫池塘養魚外,還可輻射供應到河池、桂林等市及湖南、貴州等省的16個縣,開創了融水水產養殖“產、學、研、帶”發展的新格局。
“融水各鄉鎮因地制宜,小榮村搞得好,我們也不差!”靠著融水縣四榮鄉世外桃源觀光產業示范區致富的四榮鄉歸報屯村民潘春梅樂呵呵地說,“這兩年我們村民賣桃子和做旅游服務接待,平均每家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比出去打工舒服多了。”
“前段時間,我們組織企業參加廣東的農博會,收獲了總貨值超過2000萬元的訂單;還有,之前融水生態農產品展銷團隊帶上紫黑香糯、靈芝、竹蓀和生態茶葉等產品赴廉江展銷,僅2天就銷售19萬元,簽訂訂單合同427萬元……”從廉江-融水開展扶貧協作工作領導小組干部以及村民興奮的話語和堅定的眼光里,在特色農業中收獲“金山銀山”的脫貧致富之喜已是樂進心中、躍然臉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