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六時,云南彌渡滇西蔬菜批發市場就已經熱鬧起來。菜農們紛紛把蔬菜運送到這里,車聲、人聲此起彼伏。“今天菜價不錯,我這一車200公斤花菜賣500多元。明天還要繼續。”2月20日早上,剛剛收到菜款的新街鎮王彥廠村徐俊喜滋滋地說。
“金籃子銀籃子,賺錢還靠菜籃子。”這句順口溜在彌渡農民中廣為流傳。彌渡縣蔬菜栽培歷史悠久,是全國菜籃子產品生產先進縣。近年來,彌渡縣堅持產業高效化、發展生態化、產品特色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品牌高端化的理念,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促進了無公害蔬菜提質增效。2017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突破20萬畝,產值達19.2億元。建成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10萬畝,創建蔬菜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8.4萬畝,紅巖、新街、彌城、寅街、苴力成為了彌渡蔬菜的主產區。通過大力支持和發展各類蔬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經紀人隊伍,積極鼓勵蔬菜加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直接投資、股份合作、訂單農業等形式發展蔬菜產業,提高蔬菜產業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截至目前,累計發展蔬菜類農民專業合作社65個、家庭農場24個,創建省級蔬菜標準園2個,培育蔬菜加工龍頭企業累計達16戶。
蔬菜品質是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彌渡縣大力推廣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逐步實現了蔬菜生產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統一品種、統一防控、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的“五化五統一”和*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商品化銷售、*統防統治、*配方施肥“五個*”,全縣蔬菜標準化技術普及率達95%以上。目前,發展了新街王彥廠、彌城雙海、彌城龍泉、寅街巧邑等4個蔬菜生產專業示范村,扶持了魯滇、綠之源、程信、邦天、星火、創惠、好菜農等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了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輻射帶動全縣蔬菜產業實現標準化生產。推廣遮陽網、防蟲網、黃藍板、太陽能殺蟲燈等新材料、新設施10多項,《彌渡大青菜種植加工綜合標準》成為全省*大青菜種植加工的規范依據。
為提高蔬菜的市場競爭力,彌渡縣圍繞蔬菜主栽品種,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提高彌渡蔬菜的市場認知度。截至目前,共完成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5個,綠色食品認證10個,其中蔬菜無公害產品認證14個,A級綠色食品認證7個;“老土罐”“張氏建林”創為云南省*商標。
同時,以滇西蔬菜批發市場為重點,完善農產品市場服務功能,建設提升改造一批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進、功能齊全、信息靈通、安全衛生的骨干農產品交易市場。截至目前,已經建成54個縣、鄉鎮、村交易市場,新建的滇西蔬菜批發市場,將成為以現代交易、電子結算、信息服務、產品檢驗檢測、儲藏包裝、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現代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