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堅定不移打好*脫貧攻堅戰”,明確指出“著力破解產業發展、就業增收等難題。”
趙勇哲代表認為,打好脫貧攻堅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條重要遵循。
“現在的物質生活如此豐富,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了。菜農如果不及時調整種植思路,就會被市場淘汰。說白了,由于信息渠道比較閉塞,很多農民不會根據市場需求有目的地、合理地進行種植;又因為缺少順暢的銷售渠道,即便種出了好菜,也不能順利地和市場對接,這就導致了很多菜農辛苦勞動,卻依然貧困。”
趙勇哲認為,菜農應該緊密關注市場動向,有的放矢,這樣才能種出受市場和消費者歡迎的蔬菜。對此,趙勇哲帶來了自己的建議。
他認為,一方面政府應該大力扶持菜農,給予必要的技術和銷售指導。通過專門的研究和布局,為菜農提供從種菜到銷售的一條龍服務。“當然,現在這樣的扶持不是沒有,但是應該進一步加強。”趙勇哲說。
另外一方面,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積極為菜農搭建銷售平臺。“例如,企業可以和互聯網平臺合作,多做扶貧項目,優先銷售貧困戶的蔬菜,這樣不僅為雙方搭建一個對接的通道,扶持了貧困戶,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把與時代接軌的銷售新理念傳遞給更多農民。”趙勇哲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